退伍不褪色 社区献余热
訾尚德,男,现年56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担任神木市瑞泰小区业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支部生活副书记等职务。他出身贫寒,刻苦求学,却因家境贫寒只能止步于高中;他心系祖国,献身国防,光荣的完成了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任务;他退伍工作,认真严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他服务居民,无私奉献,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慈善活动。他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但他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居民,发挥余热。
出身家境贫寒 努力出人头地
1963年9月,訾尚德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栏杆堡乡訾小寨村一户农民家庭。当时正值国内“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粮食短缺,生存艰难,这注定訾尚德的童年生活忍饥受饿,备尝艰辛。
他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兄长。他出生时,父亲年龄已达50岁,母亲年龄41岁,他的父亲见他仍是一名男孩,打算将他送人,在他母亲坚持下才把他留在家中。于是,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三多”,意为他是家里多出来的孩子,而他从懂事开始就努力让自己成为家中最有用、最优秀的孩子而不是最多余的孩子。
艰难的生活条件,忍饥受饿是常事,挖野菜、掏鸟蛋、扯树皮,訾尚德把几乎能够填饱肚子的事情都做过了,最经常吃到的是野菜汤和糠窝窝,而这也是他现在最怀念的味道。寒冷的冬天,一尺厚的大雪,没有棉衣棉鞋,穿着哥哥们满是补丁的旧衣服,露着脚后跟的鞋子,仍然要上山捡柴拾粪。
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让他退缩。在他7岁的时候,他的大哥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看着哥哥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模样,在他小小的内心也种下一颗参军梦的种子。但他的哥哥因为文化水平有限,最终只能转业退伍回家,于是,好好学习成为他的梦想也成为他的动力。訾尚德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从小认真刻苦、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兴中学读高中。
但生活总是无情的,体弱多病的高龄父母,一贫如洗的家庭条件,让他两年半高中生活几乎无饱饭、无暖衣:饿晕在新生入学仪式、睡着破旧的床褥、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生活的艰辛困苦磨练出了訾尚德不畏困难、坚强奋斗的品格。1981年,他高中毕业,仅以一分之差落榜,又因家中过于贫穷只好放弃补习。他回到家中,并没有消沉怠慢而是积极投身公社劳作,努力干活补贴家用、减少父母的负担。
热血献身国防 立志保家卫国
1982年9月,訾尚德响应祖国人民的号召应征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这之前,他曾多次向村公社提交入伍申请,言辞恳切、态度积极、愿望强烈,19岁的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军人梦,报效祖国。
1982年10月,他佩戴大红花,拿上行李,带着父母“当个为祖国为人民的好兵”的嘱咐,坐上通往部队的火车离开家乡,开启他的军人生涯。
1982年12月,经过两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后,他被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139师416团三营七连。期间,他历任连队的文化教员、文书、副班长、班长等职。
1985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命令下达后,全团官兵白天组织干部战士在团司令部播放爱国主义战争影片和教材,其中有:《英雄儿女》、《地道战》等。随之进行登车、登机训练和演练、站前准备工作和战训政治军事文化教育。
1985年11月14日晚上凌晨零点整,他所在连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全连战士以排为单位、全副武装,分四路纵队徒步行军,到达渭南孟源火车站,并开始整理背包、检查武器弹药进行登车演练。大约一个小时后,晨光熹微,车站周围全是横幅标语“向解放军学习 向解放军致敬”。从陕西到四川到云南,一路上的火车站都挂满横幅,有的还有农民、工人、学生手捧大红花为他们送行告别。经过四天火车运输、三天汽车运输安全顺利的到达部队制定的临战训练集结地域——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平坝镇。
在这次移防任务中,訾尚德被安排为押车员,主要负责在火车、汽车上安全护送武器弹药和军事军需物资,他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团嘉奖一个、营嘉奖一个。
三天的休息整顿后,他开始了紧张的轮战训练。训练的科目主要有体能训练、实弹射击、针对老山地形模拟进攻,同时穿插着各种军事演练、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主要以砖头为器材,进行五公里、十公里负重越野跑、爬山坡。每天早上6点,每位战士背负近40公斤的超负荷武器弹药和砖头,准时开始越野、爬山。各级首长每天进行实地观摩考核指导,要求每位战士坚信“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加强训练。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轮战训练场上的訾尚德“摸、爬、滚、打”从不怠慢,争做第一,争当优秀。在训练休息的间隙,他仍然认真学习越南语,比如“举起手来”、“缴枪不杀”等。
经过三个月紧张而又艰苦的轮战训练,军师、团对他所在的步兵连进行了科目综合考核,訾尚德获得优秀,同时他向团、营、连写请战书,主动要求执行最艰巨的作战任务,到老山前线参加对越反击战。最终,经上级军、师、团领导认真研究决定将最前沿的战斗任务交给了他所在的英雄连队——七连。
出征前,每位战士剃光头、照相留念,在军旗下宣誓誓死保卫祖国领土,军、师领导为出征战士敬上壮行酒。最后每位战士都写给亲人一封遗书,訾尚德在他的遗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牺牲了,就把我埋在国境线上,让我的墓碑为祖国再多挡几发子弹。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幸福,他走上了阵地,完成了父母的嘱托,完成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
云南老山前线作战地区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越南河宣省接壤。该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沟深林密、雾大雨多,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越南在我国边境线防御对面,布置的3个师13个步兵因,1个特工团, 2个炮兵旅和2个炮兵团的兵力。同时越南采取“掘據延伸”的新战术,构筑了长达54公里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妄图分割、包围我军前沿阵地,敌人在战区还埋没了数以万计的地雷。在訾尚德所在的连队接防阵地第一个月内,就遭受了越南上千发的炮弹袭击,一线阵地的工事战壕基本被炸毁,有的阵地干部战土只能躲藏在猫耳洞中,伤员护送也因地形恶劣、雨多路滑需要8到10人才能抬到团指挥所。在这样的敌情、地形、气候都非常恶劣的条件下,訾尚德带领班内战士按指挥军委制定的作战方针,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在老山地区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战斗,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老山前线的环境是艰苦的,老山前线的战斗是激烈的。
1986年4月22日拂晓,訾尚德接到上级命令立即进入
老山最前沿的1073号阵地、43号、45号、16号、42号和1053阵地,全连以班为单位,拉开距离向老山主峰最前阵地靠近。在后方军队的掩护下,各班迅速进入各阵地哨位和猫耳洞。他带领班内战士按时到达指定的防御阵地——43号阵地,这个阵地距离越南的“1058.、1043.、1042 “阵地不足百米。他们班有12人、4个哨位,其中訾尚德作为班长在最前沿的哨所,他们但有3人在猫耳洞观察越军的动向和活动规律,利用大雾天气修筑工事战壕,随时与连营团指挥所保持联系。为防止越军的偷袭,他和战友们轮流值班、高度警情、随时准备战斗。
1986年5月,身处火线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天在副师长常万全和团政委的带领下,訾尚德等三名火线入党的骨干党员,在前沿阵地猫耳洞里对着党旗宣誓——决心以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自觉的光辉模范作用带领全班战士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完成一切战斗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党争光。在阵地上,上级对新党员提出了过硬的要求,要求做到“五个在前”——进入战斗走在前、站岗放哨排在前、发现敌情冲在前、背粮背水抢在前、睡觉睡在洞口前。宣誓仪式完毕后,常万全师长问訾尚德“你为什么要在火线入党?”他回答道“军人意味着流血与牺性,我要在特殊的艰苦环境中,经得住党和人民的考验,坚决完成任务,人民称我们为‘最可爱的人’,我们必将不负人民,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1986年4月28日,黄昏时分,越南以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火对我军阵地进行覆盖式扫描打击。訾尚德率领全班战士进入战斗状态,越南以一个连的兵力向他所在的哨位偷袭,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訾尚德和战友打退了敌人十几次的偷袭。他的战友高科云、姜军昌身负重伤继续战斗直至战斗结束,他们班全体战士受到了上级通报嘉奖表扬。
1986年5月8日,他的老乡也是战友的贺成旺和韩成刚在执行偷袭越南阵地时,韩成刚和另外三位战友不幸被越军发现,中弹牺牲,贺成旺战友左腿被炸飞。
1986年10月14日,訾尚德所在连队奉上级命令,配合特功五连夺取“968”阵地。上级首长要求每位战士必须严守阵地,做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訾尚德严格遵守上级命令,带领战士冒着5万多发的炮弹,击退了敌人数十次的反扑与进攻。
1987年1月9日,在越南大规模的炮火掩护下,越南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向我军阵地发起了猛攻,訾尚德果断指挥带领全班战士英勇奋战、沉着应战,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这次战斗中,他打死越军4人,并缴获了枪支弹药等战利品。他的战友杨振峰壮烈牺牲,还有两位战友常庆政和马存德负重伤、杨国荣双腿被炸飞。战后云南前线总指挥廖锡龙通报表扬了訾尚德,并立即上报报批他一等功,但他心怀战友,主动让功给战友,这种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品格受到上级特别嘉奖,被集团军评为战地优秀共产党员——相当于一等功。
1987年5月,訾尚德所在的连队光荣的完成了祖国人民和中央军委赋予的老山前线作战作务,受到了中央军委的奖励:获得“英雄连”、集体荣立二等功、他所在的排荣立集体一等功、他自己荣立三等功。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訾尚德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痛苦,但他和他的战友不畏艰险、生死度外、始终战斗,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苦与乐”的考验,树立了“辛苦我一人,幸福十亿人”的崇高理想,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慕和爱戴,被誉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十年严谨工作 屡评先进优秀
七年服役期结束,1988年1月訾尚德退伍回乡,七年的军人生涯,让他不断强大、不断优秀。部队这个大学校不单单锻炼了他坚强的体魄,更让他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坚定了他在工作中依然秉持着“老山精神”,保持着军人本色。
1988年4月,訾尚德被分配到神木市大柳塔镇哈拉沟煤矿,担任采购员。作为一名煤矿采购员,首要的职业要求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优质服务。訾尚德作为一名上过战场的退役军人,他严格按照职业要求鞭策自己,同时也积极钻研业务,创立新的采购凭证制度,杜绝了以公谋私的出现,同年年底,他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2年,訾尚德从采购员调任为会计员。全新的工作岗位,陌生的工作领域,訾尚德没有被吓退,他从头学起,刻苦认真,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又积极主动,廉洁自律,之后又考取了助理经济师证书。
1994年10月,訾尚德调任劳资科副科长。他在工作中继续严谨仔细,一丝不苟,勤恳负责,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工作会议,和各种劳动法法规培训,取得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证书,高效的指导领导了劳资科的工作。
1999年,企业改制,訾尚德下岗。十年的工龄,出色的工作,除了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外,他更是收获了单位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退伍不褪色 真心服务居民
2008年10月,訾尚德在神木市瑞泰小区购入一套房屋,该小区档次低下,只有孤零零的两幢楼,一共七层且无电梯,没有正式的物业管理,存在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訾尚德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多次给物业管理人员献计献策,平时更是主动帮忙打扫公共卫生、帮助邻里。
努力总有回报。经訾尚德多次与瑞泰小区所属的陵园路社区沟通、交涉,终于在2015年4月,陵园路社区党支部推选成立瑞泰小区临时业主管理委员会,訾尚德担任副主任。上任后的訾尚德积极配合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多次召开业主工作会议,经常加班加点,出台合理的整改整理方案,对原物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财产账目清查并及时公布。针对原遗留问题和大部分住户的怨言,他挨家挨户上门咨询服务意见,并对业主公示小区的设施整改计划和时间,并向业主承诺无偿为大家服务整改3个月,在此期间业主们可以随时向社区党支部反映他的工作中存在不足的情况。
为了彻底改变原物业无人管,停水停电、扒窗偷盗时有发生,车辆停放碰碰撞撞,房顶漏水春冬不停,门房管理人员我行我素,水电费用多次积累拖欠,业主骂声不断……针对这些一系列的问题,訾尚德首先考虑到自己应该继续出力,再办一件好事。于是,他积极与社区党支部联系,反应实际情况,前陵园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焦伊宁同志也多次到瑞泰小区走访调查了解,认真耐心听取业主的诉求,把瑞泰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在陵园路社区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下,訾尚德等业主委员在5月11日正式接管小区物业工作并展开工作,埋头苦干四个月。首先处理了多年来屋顶漏水、渗水的问题,对住宅区院墙内加装了200多米的防护网,安装了监控红外线头覆盖全小区,更换了伸缩电动大门,安装了蓝牙道阀系统。其次对小区门房进行了彻底改造,院内划了车位线更换了陈旧的电表,安装了电子系统电子表,实行了插卡用电,优化了水窖上水速率,增设了自动化办公设施,对两栋楼进行了粉刷和装修。最后,訾尚德联合业主委员及部分业主代表规范了小区管理制度、小区文明公约,增添宣传栏,保证制度上墙,财务透明公开,同时对各单元的楼门进行改造更换。
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訾尚德等新物管人员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为创建平安小区献言献策,真心服务居民。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瑞泰小区物业管理步入正轨,从此办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冬天下雪后,他主动和妻子第一个开始扫雪,清理大院。邻里发生矛盾纠纷,他积极协作调解处理,使矛盾不出小区。原瑞泰小区后院窑洞存放过期农药不安全,他第一个进去进行处置,把伤害和危险留给自己。今年“五一劳动节”,别人休假旅游他和张利平清理楼顶尘土垃圾,并给小区增添了新的健身器械。訾尚德不仅得到社区领导的认可,也受到各业主的好评,业主满意率达到98%。小区院内环境提升,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也蔚然成风。
如今,瑞泰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积压多年的问题基本解决,小区连续四年被神木市钟楼办事处和神木市麟州街道办评为“先进集体”、“模范小区”和“文明小区”。訾尚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新民风建设移风易俗”典范,訾尚德本人被神木市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推选为陵园路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获得“退伍军人模范”等荣誉,并被树立为社区“党员标杆”。
四年来,訾尚德同志在小区物业管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分份内份外,只要群众来办事,他就及时办理。他总说既然负上这个责任,就要勇于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彰显了一位退伍军人的英雄本色。
做好小区物业管理的同时,訾尚德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点亮微心愿”、扶贫帮困献爱心等公益活动。2015年至今,他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累计80余次,捐赠衣物、食品、生活用品等折合人民币约9500元:他为退伍老兵杨应田送去香烟,牛奶和其它食品;为五保老人杨福昌送床单被套,衣服和米、面、油等;到养老院、敬老院看望街病残老人,并送去他的心愿;随社区到刘火庙村义务栽树、扶贫。这些虽是小事,但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正如一位了解訾尚德的老同志所说:“他有一种部队的作风,军人的气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17年至2019年他多次应神东公司消防队、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韩家湾煤炭公司、榆林监狱何家塔监所及麟州街道办各社区的邀清,讲述他保家卫国、报效祖国和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在今年,他和上述单位多次赴神木老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他呼吁年轻党员和干部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他一生名泊淡利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疫情冲锋在前 尽显军人本色
自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以来,訾尚德老人一直积极配合社区防控工作,尽责尽力做好本小区的防控疫情知识宣传,“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訾尚德的口头禅,小区居民每天都会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看到这句话。大年初一至今,他和业委会成员张利平等人轮流值班,认真打扫值班室环境卫生,互相鼓劲加油,坚信能够战胜疫情,同时坚决响应政府禁放烟花爆竹号召,宣传蓝天保卫小知识。年三十至初六,瑞泰小区做到了没有一人燃放烟花爆竹。
疫情发生以来,小区加强了管理,实行了严格的来客登记制度,严禁外来车辆入内,尤其对于春节从湖北襄阳来神木探望父母的牛先生一家3口,及时的登记上报社区,劝导牛先生一家主动在家隔离14天,鼓励他们每日测体温,在家多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还主动为小牛家代买口罩、日常生活用品、倒垃圾等生活琐事,从生活中给予热情帮助。訾尚德说:“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式,作为退役军人,也应当加入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中,只有社会大家庭好了,我们个人的小家才能幸福”。目前,牛先生一家已安全度过居家隔离期,恢复了正常生活。訾尚德、张利平和门卫老张每天给小区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防控工作顺利推进。
看到訾尚德穿着绿色军装奔波在小区,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小区居民们从内心称赞他是一名标杆党员、不褪色的军人。2020年3月,訾尚德被陵园路社区评为“疫情期间优秀志愿者”。
现今,訾尚德已年过五旬,虽然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是群众身边的“正能量”,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行者,榆林日报、神木报、神木电视台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细微之处见人性,平凡之中显伟大。2019年4月10日,訾尚德作为立功受奖的老兵代表参加神木市悬挂光荣牌启动仪式,迎来自己“光荣之家”的称号。面对荣誉,訾尚德感谢党和人民的关怀和鼓励,决心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居民,默默奉献,发挥余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