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10160844725/2024-00405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2024-08-01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神政办发〔2024〕74号 |
[ 名 称 ] |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神木市进一步优化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高新区、产业园区管委会,职业技术学院,红碱淖管理局,石峁遗址管理处:
《神木市进一步优化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1日
神木市进一步优化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实施方案
为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散装炸药流向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陕西省民爆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理念,深刻认识民爆物品无小事,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要从源头抓起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混装炸药在运输、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优势,在我市全面推行更加安全、绿色、经济的混装炸药,切实提高我市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水平,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神木”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持续推进混装炸药大覆盖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对已备案、具备使用混装炸药的爆破公司摸底登记工作,到2024年9月底,按照应用尽用的原则,督促具备使用条件的爆破项目进一步提高混装炸药使用占比。对具备使用混装炸药条件而未使用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暂停民爆物品审批,并以书面形式将该项目混装炸药的使用情况通告该项目行业主管部门。
三、重点任务
由市公安局牵头,加强推行混装炸药使用宣传工作,告知民爆物品使用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对混装炸药爆破作业单位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作业单位安全、科学、规范实施爆破作业。市公安局对已备案审批的爆破作业摸底,对具备使用混装炸药条件而未使用的爆破项目,告知爆破作业发包单位尽快完成混装炸药转换工作。审查爆破作业施工单位提交《爆破作业项目许可审批表》及其附件时,发现爆破设计方案与本《方案》要求不符的,责令限期整改。
由市能源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源头治理,在新项目审核中,明确适用混装爆破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混装炸药。
由市工贸局督导混装炸药生产单位,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规范管理、科学组织,保障混装炸药充足供应,满足我市爆破工程项目需求。
四、管理流程
混装炸药管理分为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存储、混装炸药运输和使用环节。
(一)购买运输环节
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散装炸药流向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使用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的单位,应当事先依法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所选用的混装设备和建立的设施应当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GB50089-2018)的要求。爆破作业前,爆破作业单位应当持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购置证明、安全验收评价合格证明材料,到核发《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的公安机关登记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静态信息。需要购买硝酸铵的,应当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相关材料到市公安局申请《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获批后向持有合法资质的企业购买硝酸铵。购买单位应委托持有合法资质的运输企业按规定安全运输至硝酸铵材料库房,后将购买的品种、数量信息上报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
(二)存储环节
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GB50089-2018)、《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837-2009)等相关要求进行存储管理。
(三)混装炸药运输环节
按照《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须经安全验收评价合格后投入运行。根据每日爆破作业设计混装炸药需求量,在陕西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系统申报运输路线,经审核通过后按申报路线运输。
(四)混装炸药使用环节
爆破作业单位应当每天采集使用混装炸药的品种、使用量、地理位置和操作员等流向信息,按照要求上报至市公安局。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按照《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使用,混装炸药仅限本单位合法的爆破作业活动使用。
五、工作要求
建立市政府领导、牵头单位负责,相关单位配合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尽快形成齐抓共促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和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专项行动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分解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等重要内容。市政府要强化督促检查,迅速开展宣传工作,对工作中敷衍塞责、效果不明显、问题突出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