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期

神木市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发布时间:2025-06-13 09:45:00信息来源: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神木市坚持“防汛抗旱双线作战”,全力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

一是健全联动机制。更新公示全市5座水库和2000座淤地坝的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做到职责明晰。与气象、水文、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建立旱情墒情日共享、汛情实时会商机制,提升全域联防能力。

二是深化隐患排查。在各镇街、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抽调20名水利业务骨干,组建5个专项排查组,分片区包干20个镇街,聚焦水库、淤地坝等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排查发现的6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工程基础。加快高惠渠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常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3处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建设,筹划的52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4处重点淤地坝实施安全监测系统监控等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四是推进科学防御。创新建立“重大风险坝(下游有居民点52处)、重点监控坝(坝内有水存蓄56处)、一般防范坝(其他情况)”三级分类标准,对全市2000座淤地坝实行差异化管控。检修了19处自动水位雨量站及99套预警广播等设备,保障运行。组织修编河流、库坝、山洪灾害和在建水工程等各类预案以及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累计编审报备预案145个)。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

五是守牢供水底线。依托旱情墒情共享机制,动态研判水库蓄水、河道来水、城乡用水趋势,统筹调度水库、塘坝、机井、供水工程。依托19处镇街应急水源工程,坚持快速响应、及时送水,截至目前累计送水578车,1万余吨水,解决3165人、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强化国营灌区科学送水,平稳度过1-5月极端旱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