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镇镇:点燃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5-08 15:28:34信息来源:神木新闻

近年来,神木市万镇镇党委政府紧扣“1336”发展战略,以党建为引领,立足镇域实际,因村施策,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功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小小豆腐坊 “磨”出致富路

走进万镇镇郄家川村苏家小组豆腐加工厂,石磨转动,豆香扑鼻,现代化车间干净敞亮。赵师傅身着工作服,熟练地操作着每一道工序,选豆、泡豆、磨浆、煮浆、点浆、压制……既遵循传统工艺标准,又融入先进生产技术,确保豆腐品质上乘。

“村集体豆腐厂于2024年投运,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多元,村集体还种植了500多亩黑豆供应豆腐厂,同时也按市场价收购周边村民的黑豆。”该村监委会主任苏增亮介绍。该村已建成一座豆腐加工厂,还有150亩杂果园、500亩黑豆基地和154亩酸枣基地。下一步,计划建设一座村集体农贸市场,以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豆腐主要通过订单销售供应万镇镇行政村互助幸福院。在发展的同时,豆腐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农户签订黑豆收购协议,保障原料供应的同时增加了农户收入。“去年我家3000多斤黑豆都卖给了豆腐厂,卖了1万多块,不愁销路,价格也合适。”村民苏银生满脸笑意。

荒山到杏林 集体经济实现美丽蜕变

春日的焦家村山坡上,梅杏树苗随风轻摆,村民们正忙着除草、修剪。据村民贺需项说,过去这里一片荒芜,如今村集体整合闲散荒地,规划种植了450亩梅杏园,不仅让荒山变绿,更承载着全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希望。

“以前是荒山,去年栽了杏树,现在我们修剪、锄草,一天能挣100块,等杏树挂上果卖了还能分红。”贺需项充满期待。

为破解集体经济薄弱难题,该村“两委”多次外出考察,结合当地土地优势,引进优质梅杏树品种。村党支部书记焦引珍表示,选择种植梅杏,是因为它耐旱、挂果快,果实可鲜食也能加工成果脯、果酒,市场前景好。

“近几年通过土地流转,把荒地、果园地集中到村集体,平整出450亩种上梅杏树,这种梅杏易种植,市场需求大。今年部分梅杏树已开始挂果,后续我们会建果脯加工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焦引珍说道。

梅杏园盘活了闲置土地,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下一步,该村计划延伸产业链,建设果脯加工车间,发展休闲采摘、乡村旅游,让梅杏树成为村民和集体的“摇钱树”。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万镇镇围绕“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做文章,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发力,促进产业配套与升级,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打造了白家畔村梅花鹿养殖场、李家畔村酸枣加工厂和郄家川村饴糖加工厂等5个本土特色村集体产业,形成了特色养殖、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多个农业产业项目。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益达770万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