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2020年专题 / 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监督 / 正文
2022年6月14日在神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

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 薛志伟
来源: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2 09:24

一、2021年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国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48亿元,增长8.9%,位列全国百强县第9位;财政总收入507亿元,增长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4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增长7.9%;原煤产量3.1亿吨,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725元、19063元,增长7.4%、10.6%。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二)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了“十四五”规划、产业园区发展等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服务业创新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案,启动了《神木市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研究》。

(三)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显著406个政府投资项目开复工346个,开复工率85%。93个企业投资项目开复工55个,开复工率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1亿元。资金争取再上台阶,争取各级各类资金13.76亿元,同比增长2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入统招商项目121个,到位资金实现226亿元。

(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86个存量项目销号34个,33个在建项目销号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新获批光伏项目2800兆瓦、风电项目600兆瓦。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神木班列,外贸进出口总额8.4亿元,增长70%。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7户。

(五)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网通办”网上办理率达到93%以上,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百强第79名,信用城市建设全国排名103名。园区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完成新一轮园区整合,设立“神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神木市产业园区”两个园区。农业特色园区成功申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神木市(西安)科技创新中心、神木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正式启动运营,“煤亮子”“兰炭联”产业互联网平台产值分别达到84亿元、20亿元。

(六)民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依法开展价格工作,受理各类价格认定案件405件,办结385件,认定金额2431万元。完成石峁遗址景区、二郎山景区门票及区间交通收费标准。有序开展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新增270万斤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对2017年储备的3000吨市级储备玉米轮换入库,高标准完成粮食购销领域巡察情况的反馈意见整改。

二、2022年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及时跟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做好季度经济形势研判分析,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预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加强项目调度管理。修订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前期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包抓、联审联批、容缺受理等制度,集中解决项目审批“堵点”。加快项目建设。今年安排政府投资项目408个,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企业投资项目109个,年度计划投资312亿元。要把握好施工关键期,推进神大快速通道、环东快速干道、环西快速干道、引黄神木支线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全年向上争取资金力争突破20亿元

(二)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准确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能源化工产业高端低碳多元发展。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注重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精益化工二期、北元募投、龙华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天元660万吨粉煤分质综合利用建设进度,推动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金泰氯碱建成达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2800兆瓦光伏和600兆瓦风电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石器无人车、北京凌天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实施兰炭产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环保”“能效”两条底线,扎实开展兰炭产业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积极协调省市发改委批复能耗指标。引导兰炭企业整合重组,加快兰炭废水处理项目建设,深入开展VOCs治理全覆盖。持续推进“两高”治理。严格新建“两高”项目用能预审,完成存量“两高”企业、在建企业的节能诊断。

(三)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推动大事难事实现新突破。深化园区改革创新。规范黄河流域工业园区在设立、安全、环保、用地、取水等方面的整改工作,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入园。推进园区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下放事项应放尽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陕西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牵头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化政府建设。深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充分利用神木国资集团AA+平台优势,对2022年19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融资,确保融资额达到18.6亿元。加快推进增量配电网改革完成330KV变电站项目及1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

(四)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努力营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牵头推进“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一网通办”水平,力争营商环境排名达到全国前50名抓好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不定期开展信用领域培训,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引导行业部门推行分级分类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创建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市。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充分发挥我市在招商引资政策、资金、专职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十三条重点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升级转型。